热门搜索:

“八字八法”:扎紧公文结构的“篱笆”

人气 541 | 发布时间:2018-08-30 21:18:25

房立洲   

“结构”原为建筑学术语,后来借用到写作上,主要指文章的“谋篇”、“布局”。一座建筑的结构是否美观、牢固,在于它的设计精巧、基础坚实、构件完整、连结紧密等。而一篇公文的结构是否紧密“无缝”,像“篱笆”那样“牢不可破”,同样离不开新颖的构思、严密的逻辑、完整的构造和有机的关联。归结起来,笔者以为主要是“八字八法”。

一、“八字诀”

 我们知道,“篱笆”是用一条或多条线绳将一根根的木杆(或竹竿等)按原先“设计”的形状编结在一起的,有时为了更牢固些,还将木杆埋入挖开的泥土里,踩实。由此推之,一篇公文的结构要紧密、牢固和无懈可击,就必须做到尖、平、圆、齐、实、紧、通、巧。

(一)尖。就是要重点突出。正如一幢建筑得有它的主体部分一样,任何一篇公文也应有各自要表述的重点,犹如“冰山一角”,突出在文章语言的“海洋”之上。当然,不同的公文有不同的重点,即使是同一文种也会因表达意图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如“汇报材料”的写作,即使是同一项工作,往往也会因“听汇报”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侧重。比如,就“智慧交通”工作进行汇报,如果“听者”是兄弟城市的同行,那么系统建设运行的情况则要作为介绍的重点;而如果听取汇报的为本市上级政府领导时,则可能要将取得的成效以及与国内同行相比有何特点优势等作为重点。此外,还要根据对方的调研考察主题来安排汇报的重点,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宜一概而论。

(二)平。就是要布局均衡。虽不为“大病”,但一篇公文的同层次结构如果全然不顾及篇幅长短,肥者臃肿,瘦者干瘪,畸轻畸重,委实不美。因此,一篇“精雕细琢”的上乘之作,当讲究结构上的对称美,视觉上的平衡美。如年度报告的写作,在同类型内容的陈述中,要尽量讲究笔墨的厚薄均匀,正如美人妆面,是那样的“肌理细腻骨肉匀”。例如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过去一年工作的回顾”共有5部分内容,其中,除第一部分394字略少以外,第二、三、四、五部分分别是639字,663字,589字和514字,总体上就显得比较均衡。

(三)圆。就是要结构完整。正如一排篱笆,不论高低长短,木条、线绳、篱笆门等基本构件要一应俱全,少一根“木条”都会发生“跑冒滴漏”,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公文写作亦如此。任何一篇公文要合乎规范、表意清楚,总要包含标题、开头、主体、正文、落款等“必备”部分。新修编的《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指出,一篇公文的文面结构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公文写作者拟制公文时必须注意公文结构的完整性,确保应有尽有,不可或缺。

(四)齐。就是要思想统一。任何一篇公文都有特定的写作目的,也就是要有一个集中统一的主题思想。对于文章的主题来说,用以表现佐证的材料好似“彩珠”,务须“珠落玉盘”、“一线串之”,否则会撒落一地,“失去魂魄”。公文写作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写作,简明高效是其生命所在,对于公文写作中散兵游勇、天马行空、“旁逸斜出”式的“漫谈”,必须像对待田间稗草一样坚决除之。“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是公文写作的“大忌”。如某作者写的《实施方案》中有这么一段:“加快智慧××建设,实施智慧城市××是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深化‘美丽××’建设的新路径。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全面推进××化服务管理,提高××服务群众、解决诉求、化解矛盾的能力。通过智慧××建设,搭建智慧××平台,切实加强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深化基层组织和技术保障,能够确保各项工作‘接地气’,是推进‘美丽××’建设的重大举措”。显而易见,文章的内容和标题不是太“合调”,前文的“智慧××建设,实施智慧城市××”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深化‘美丽××’建设”没有紧密的关联,有些言不及义,不知所云。

(五)实。就是要血肉丰满。篱笆要牢靠,基础最重要。这里的“基础”,即是指“连成一排”的“木条”要结实,埋入“地面”部分要踩实。就公文写作而言,结构的“实”需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加以表现:一是观点要和主旨相吻合,否则语言再多也等于“放空枪”;二是观点要和实际相吻合,否则论调再新也是“唱高调”;三是观点要和材料相吻合,否则笔墨再浓也是“弹棉花”。如一位治水部门领导在一次内部部署具体治水工作会议上强调“治水重要性”时如此说:“中央省市领导对××治水工作有着殷切的期盼;发展转型升级对××治水工作有着迫切的期待;百姓幸福生活对××治水工作有着热切的期望;国际城市定位对××治水工作有着深切的期求”。这段话如果放在全市治水工作会议上由市长来讲确实是高屋建瓴、审时度势,但在一个部门会议上讲确实有点“高射炮打蚊子”,太不“合调”,显得不伦不类。

(六)紧。就是要环环相扣。编织篱笆唯有求“紧”,也就是做到致密紧凑,衔接无缝,才能俭省、牢靠。而对于公文写作来说,“致密”要求文章结构安排既要“疏处能跑马”,也要“密处难容针”,挤掉多余的水分,“烘干”虚浮的“泡泡”;“紧凑”就是要求文章段与段、句与句以及不同内容之间,要像齿轮那样紧相扣连,注意逻辑的严密性,使有限的语言空间尽可能多地装填实质性内容。“衔接无缝”就是注意语意安排的过渡和照应,正如用来砌墙的泥灰和编制篱笆的线绳,将文章的不同部分连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某作者写的《关于推进××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如此安排文章的结构:一、总体思路;二、重要意义;三、基本原则;四、主要任务;五、推进步骤;六、工作要求。可以看出,这六大内容实际包含四方面内容:一是总的描述,二是写为什么做,三、四、五是讲如何做,六是写怎样才能做好,在结构安排是宛如层层剥笋,逻辑上是严密的。

(七)通。就是要气韵贯通。建筑结构再复杂,也要四通八达。篱笆也如此,不仅做篱笆的木条(或其他材质)之间要“连通”,园内与园外、菜畦与菜畦之间也要“贯通”。中国古代哲学很讲究“气韵”,这在书法、绘画、武术、医学等学科中都有体现,而文学写作方面代表的观点更是有曹丕的“文气说”、苏轼的“辞达说”等。“气”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而又确实存在的东西“贯注”于文章的肌体内,推动着文章思路的演化。有了一定写作经验的作者往往能感觉到“文气”的存在。文章有“气”,才能珠玉流转,形神兼备、别有一番“味外之旨,韵外之趣”。古人云“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我们常说“文从字顺”,就公文结构安排而言,“气”要“通”,首先文句要通顺、畅达,尽量少用生僻字、拗口字;其次,思路要清晰,正如编制篱笆要一根木条挨着一根木条地编,编好了一排接着编下一排,同类材质的要尽量编在一起,切不可横生“枝节”,不分风格、类别、层次地“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则正如在建筑门口措置了一块巨石,焉有能通之理?第三要借势发力,顺“势”而下,因“理”而成,不能像文学写作那样“盘马弯弓故不发”、“王顾左右而言他”。如要给上级关于推进经济社会新发展的汇报材料,一作者如此安排结构:一、夯实基础篇;二、翻开发展篇;三、书写效用篇;四、谋划转型篇。从“基础”、到“发展”、“效用”、“转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一脉贯通,自然承接,眼到手到,心到“气”到,如有汩汩清泉,于作者运思之际淙淙流泻。

(八)巧。就是要构思奇崛。“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结构精巧的建筑,如悉尼歌剧院、古罗马斗兽场为什么能扬名寰宇,成为建筑经典,就在于其“巧”。细度之,“篱笆”结构之“巧”在于布局之巧、造型之巧、编织之巧、因势之巧、造景之巧等。由此观之,一篇公文的结构要产生夺人心魄的力量,务须在结构的每个环节上下足功夫。一是标题要巧。如实体商店拒当网店“试衣间”、埃及大饼的“政治经济学”等,形象明了,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二是布局之巧。如要拟写《关于我市××系统转型升级的设想》这样一篇给上级的汇报材料,笔者以为在结构安排上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一、为什么要转型升级(必要性)?二、转型升级是否可行(可能性)?三、如何转型升级(设想做法)?但有作者是如此安排结构的:一、我市××系统运行情况;二、兄弟城市的经验借鉴;三、我市××系统转型升级的设想。很显然,这样的布局有些文不对题,不合情理。三是照应之巧。如一公文用四个“之路”描述××系统建设的特征:采取政府“花钱买信息”、“养事不养人”的做法,在××上坚持走市场化创新之路;弱化“行政化”,搭建“新××”,在××上坚持走“协同作战”之路;依托“××网”,努力降本增效,在××建设上坚持走资源整合之路;立足“大××”,下好“一盘棋”,在统筹城乡上初步走出××建设之路。四是用“技”之巧。如在拟写标题时运用排比、对仗、比喻等。

二、“八常法”

    公文结构安排方法历来说法不一,难以尽数。从内外布局来看,公文的结构包括形诸视觉的文面结构和触及思维的语意逻辑结构。这里,笔者结合自身公文写作实践,罗列八种较具代表性的结构样式如下:

(一)立柱型结构。所谓“立柱型结构”,就是文章的头、腹、尾连成一体,换言之,就是一文一段,一般见之于篇段合一的公文,这类体式主要适用于:命令(令)、公告,内容简单的决定、决议、函及批复等。一些内容单一的事务性公文也有类似的情况,如相关情况动态:

贴心××APP成为市民参与城市治理有效平台 

 

去年4月,××局推出集便民服务、市民互动、宣传引导为一体的贴心××APP手机应用系统,一期项目包括 “找找×位”、“××未缴费查询”等10个功能板块。截至今年4月,APP运行满一年,注册人员××人,响应服务需求××万余次,市民通过客户端上报问题××件,及时处置率达××%。目前,二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将新增××事项查询、××信息推送、××费在线补缴等功能,计划于×月底完成。

       

   (二)池塘型结构。所谓“池塘型结构”,就是围绕中心形成的环状或圆形的“包围型”结构。它的基本思路是围绕“池塘”,由一“原点”出发,其间笔锋多次“转折”,最终又回到出发点的过程。一般见之于调研报告。如《关于生态×省视域下大中城市“垃圾围城”治理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省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其间频繁的撤村建居、旧城改造使城市面貌不断更新,房屋类建筑使用时间缩短到30年左右(为设计寿命的一半,只有国外建筑寿命的三分之一)。短命的建筑消耗了巨量的砖块、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透支了子孙后代的资源能源;建筑拆除后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不仅占用大量的堆放土地,进一步加重交通的压力,而消纳不当也恶化了城市及周边的生态环境,省内一些大中城市甚至产生“垃圾围城”之困。如何处理不断增加的建筑废弃物,已成为“生态浙江”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生态×省”语境下的“渣土围城”之困

(一)影响城市景观。

(二)浪费城市土地。

(三)污染城市环境。

(四)破坏城市稳定。

(五)折冲城市发展。

二、×省建筑废弃物治理的主要问题

(一)行政监管盲区多

(二)环境受损影响大

(三)资源回收利用低

三、建筑废弃物治理的成功范例

(一)异地消纳:建筑废弃物处理的×市经验

(二)回收利用:国外经验和省情使然

四、建筑废弃物的治理对策

   (略)

     从提出“困境”、分析问题,到最终提出对策,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一路“走笔”,“腾挪转让”,最终对开头的“困境”和问题做出了针对性回答,又回到了“原点”,形成了一个“环”状结构。

(三)叠加型结构。所谓“叠加型结构”,就是围绕一个中心线索,以某个数字标题为起点,然后每个章节的内容在数字上逐个累加的结构形式。这种形式层次明了,便于掌握,也比较常用。如《在×××年××系统××动员大会上的表态发言》:

大家下午好!眼下,一年一度的 “××”工作又到了关键的冲刺阶段。往年“××”的纠结和阵痛,又在悄悄袭上我们的心头。今年的“××”能否收获突破的喜悦和进位的成功,固然离不开长期的努力和日常的付出,但最后一搏也尤为关键,需要我们每一个责任单位和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刚才×××主任宣读了××争创满意单位活动方案,可以说是拉开了今年“××”收官工作的序幕,挥起了从紧从实做好年内“××”各项工作的指挥棒,更是向我们打响了“××”百米冲刺的发令枪。全力以赴抓好“××”,既是××系统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也是每个部门和直属单位抓好年内各项目标的重中之重。根据“××”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具体部署,对照年初下达的“××”工作任务,我代表××在这里作郑重表态:

一、认清形势,实现“一个统一”

二、突出重点,落实“两个紧扣”

一是紧扣当前“××”工作中心任务,落实“××”责任。二是紧扣××工作热难点,接长“××”短板。

三、发挥优势,做好“三份答卷”

(一)答好“目标任务卷”,确保不失责任分。

(二)答好“社情民意卷”,努力增加基础分。

(三)答好“特色创新卷”,赢取创满附加分。

上文中三个部分分别用“一个统一”、“两个紧扣”、“三份答卷”作为标题,其中“一”、“二”、“三”在数字上形成叠加,层次严谨清楚,“篱笆”扎的很紧。

(四)橄榄型结构。所谓“橄榄型结构”,就是头尾小,中间大,这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结构类型。如某单位迎接上级领导视察的一篇汇报材料《关于××市××工作情况汇报》结构: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在百忙中率××视察指导××工作。

(简介)从××年××月成为××至今,我市××工作在探索和创新中走过了×年历程。这×年中,……

我下面的汇报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我市××工作主要特点;第二,我市××建设的初步实践;第三,我市××工作的新探索。

一、我市××工作主要特点。(一)采取……,走出……之路。(二)采取……,走出……之路。(三)采取……,走出……之路。(四)采取……,走出……之路。

二、我市××建设的初步成效。(一)夯实“基础篇”。(二)翻开“发展篇”。(三)书写“效用篇”。

三、我市××工作的新探索。

可见,前文的“简介”和第三部分相对简略,而中间的“特点”和“成效”部分“块头”比较大,是文章的核心部分,文章结构呈明显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

   (五)竹笋型结构。所谓“竹笋型结构”,就是将最实质的部分“包”在最里面,通过一层一层地“剥”开“外皮”,通过对现象的深入阐析,直至揭示事物的本质。请看《关于在我市中小学生中恢复写毛笔字的建议》一文:

 

    关于在我市中小学生中恢复写毛笔字的建议

汉字能作为一种艺术只有中国。世界上独一无二,可谓国粹,也是国人引以自豪的一种艺术。它如同京剧艺术,乃国之精萃。

然而,在电脑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似乎忘却了为国人骄傲的书法,青少年学生不知道书法是何物,许多中小学生不要说书法,就连基本的汉字也写不好,电脑打字已取代了手写字。长此以往,孩子们普通汉字也不会写,即使会写也东倒西歪,不成体统,甚至连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写出的汉字也令人啧舌。更有甚者,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对此情况也熟视无睹,中小学校已取消学生写字课,如果任其发展,我们将数典忘祖,丢掉我们的传统文化精髓,这是很可怕的事情。我们的民族是世界上文化发展最优秀的民族,而作为汉字,它不仅是承载记录历史的工具,而且发展成为一种艺术。人们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世界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我们无理由不重视、不保留、不发展,更不能在我们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消失。
    201182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文件对如何开展中小学生书法教育进行了全面的规定,目前在我国许多省份已在中小学生中开设写字课。广东省已有省编中小学生写字课教材,并已在全省恢复中小学生中写毛笔字。

  据悉,目前在其他省份已在中小学生中开设写字课。广东省已有省编中小学生写字课教材,并已在全省恢复中小学生中写毛笔字。
    “建议项城市在小学和初中开设书法课,并列为必修课,每周至少开课一课时。”
    
    因此,我们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认识,制定规划,尽快在全省中小学中恢复写字课教学。    

上文的结构基本是按为什么要重视书法——书法在今天“受冷遇”的严峻问题及其后果——重视书法的重要意义各方面重视书法的实际行动——建议恢复写字课(这是根本目的,卒章显志)的顺序推进的,而最后的“建议”才是文章的“笋心”所在。

(六)帽缨型结构。所谓“帽缨型结构”,就是围绕“一条线,一条一条地进行分述,各条之间是对等的并列关系,就像一根根垂挂在“帽檐”下的“流苏”,类似于总分结构。如下文:

     关于××市经济发展的金融环境情况汇报

 

尊敬的××主席,各位领导:
     今天,×主席等省领导一行亲临××检查指导工作,这对我们是一个极大的鞭策和鼓舞。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主席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汇报三个问题:

一、         关于我市2010年经济发展情况及2011年经济工作安排

    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进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不移地狠抓项目建设和各项工作落实,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和“十五”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经济发展的各项主要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

     (二)工业经济全面提速增效。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78.38亿元,比上年增长32.8%......

     (三)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全市组织实施项目546个,比上年增长86.3%,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90 个,比上年增长28.6%......

(五)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冶钢等企业改制工作基本完成,下放城区的中小企业改制基本到位……

     (六)和谐××建设稳步推进。加大政策支持、财政投入和工作力度,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事业发展……

   2010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按照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要求,我们确定今年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上述(一)、(二)、(三)、()()、(六)成为了“关于我市2010年经济发展情况及2011年经济工作安排”的“帽缨”。

(七)圆锥型结构。所谓“圆锥型结构”,就是“头轻脚重”,前文篇幅小,言简意赅,后文比重大,极尽铺排陈述之能事,外形酷似一个“圆锥”。请看一年度报告的结构安排:

(第一部分,2014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围绕“××、××、××”三大战略……主要体现在“五个新”上:即:××质量有了新提高;××有了新进展;服务保障有了新优化;社会治理有了新拓展;队伍建设有了新成效。

 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二部分 2015年工作任务)……着力抓好“五条线”:第一,要抓住管理创新这条“生命线”,进一步提升运行实效。第二,要抓住服务保障这条“连通线”,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第三,要抓住项目建设这条“基础线”,进一步发挥资源效用。第四,要抓住宣传工作这条“延长线”,进一步展示良好形象。第五,要抓住党建工作这条“中心线”,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

(八)蜂窝型结构。所谓“蜂窝型结构”,就是文章的结构错综复杂,不仅不同层次之间相互关联,而且同层次的不同内容也相互关联,形成一种层层相因的关系。请看某篇民主生活会剖析报告结构图:


 全文共四个大的层次,其中,第二个层次的三个内容(“四个对照”、“七个有之”、“九种现象”)是对应上级文件要求的“规定动作”;第三个层次是对应上述三大内容查摆问题;第四个层次是对应上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前后左右都互相关联,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蜂窝状”结构。

 当然,公文结构的安排方式远不是上述八种,而且一篇公文的结构安排也不是一种模式,有时可能涉及几种结构方式同时使用的情况,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了,以表意和实用为最大目的。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2-2018 公文写作网站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7358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