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控制

人气 388 | 发布时间:2018-03-21 09:27:41

李国翠

在心理学上,人之非人其实是指个体失去了与自己真实感受的链接,人们被强大的应该法则控制,过度地靠理智行事,但是在这理智的背后,一片茫茫然。

最近一周,受朋友圈的影响,我也加入了健身的行列,包括早起跑步半小时,晚饭后去健身房锻炼1小时。但是这样坚持一周后,我就不行了,倒不是理智,而是我的身体陷入了严重的颓废状态。

我不是一个讨厌运动的人,但是为什么我的身体却如此抗拒?我想问题大概是出现在“坚持”两个字上。更明确的感受是,既然不讨厌运动,那么想运动的时候就去运动就行,为什么非要给自己设定早起跑步半小时这种规定呢?有了这个规定,运动这个事似乎变味了。是的,身体似乎抗议的不是运动,而是规定化的运动。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夫妻做爱非要规定每周必须两次,不然不行,于是做爱立刻变得压力山大。

“不然不行”的思维好像已经充斥在生活中,大到房子,小到每天的走路步数,甚至每年必须旅游几次。那种“不然不行”似乎代表如果你不这么做,就不及格。与此同时,事物本身的乐趣丧失了,取而代之的却是很多必须完成的东西,如果缺乏这个东西,似乎你的人生就是白活了。

这个时代似乎所有的行为都被标准化了,放在一个精确的坐标轴里,各种文章、知识、数据不停地证明一个个观点,但是唯独没有感受,似乎一个人已经无法确立他自己独特而又真实的感受了,更不用说按照自己的感受生活。所有的感受都被提前预置了,不仅预置,而且还设定了各种标准线,而人似乎只需要在这些数字代表的标准线里达标就行了。

这意味着要尽快去土耳其棉花堡躺一躺,去日本看场樱花,每天走够1万步,吃不超过2000卡路里的健康餐,得有马甲线和8块腹肌,如果没有蜜桃臀,似乎不是一个好妹子。

生活就像打卡。是的,我想我知道了我讨厌自己运动计划的原因,它让我的生活变成了打卡,而我朋友圈的很多人正在向我展示:通过一个个的打卡,他们就在完成他们自己。

都说这是个工业化的时代,此时我才深以为然,什么叫机器人的生活,工业化的生活,数字和报表的生活,打卡的生活。但是作为咨询师,我更知道如此井然有序、理智得可怕的生活意味着什么。

所有微观的理性看上去都很正常,但从宏观来说,这所有的理性加起来又恰恰在证明着一种非理性的不正常。我不知道这个时代有多少强迫性人格,我理解了《控制不了什么什么的人,就没有资格谈人生》之类的文章阅读量会如此之高的原因:把一切东西都搞得打卡化,人们本能地就会不舒服,此时这些文章就像巨大的精神安慰剂,来增长人们的意志力。毕竟如此反本能的事情,必须要靠持续的集体催眠生出的意志力才能实现。

一个靠意志力活着的时代,注定是个悲哀的时代,想想那些又累又缺乏创造力的强迫症患者就知道了,无法放松,永远紧张。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焦虑的原因,因为本能的感受被压抑,不被尊重,但是理智上需要完成的任务却又那么多,他们讲不出这里面的不舒服,用意志力去强迫自己行动的时候又开始不奏效,于是只能焦虑了。

哲学上经常讨论人的异化问题。在心理学上,人之非人其实是指个体失去了与自己真实感受的链接,人们被强大的应该法则控制,过度地靠理智行事,但是在这理智的背后,一片茫茫然。是的,过度的控制一定会导致失控感,而失控又会通过更多的控制来体现,终于资源都消耗殆尽,人们就会变得又疲又累,并且内心冲突,缺乏安宁感。

这是一个头脑试图将心灵排除在外的时代,因为心灵不受控制,但是我们之所以沒有成为机器,大概就在于我们终究是需要心灵的物体。即便控制的幽灵在这个时代已无处不入,但总有一个时刻我想你会掠过一丝不安,因为你不死的心灵总在问:“到底是因为什么,我竟然每天把自己搞得如此劳累!”最后我要说,摆脱控制的唯一方式,去与心里的真实感受建立连结吧!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2-2018 公文写作网站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7358号-2

收起
展开